吴仕平:可以平凡,但不能平庸
2017-03-15
文/陈麒凌 摄影/张海明
人物档案:吴仕平,男,1989年生,广东阳东人,百源公司生技部工艺员。
吴仕平是个好相处的人。
同事说他脾气好,善于学习与合作;在家他从不和弟弟吵嘴,兄弟友爱,什么事情都为对方着想;他很爱父母,年节生日的时候总记得送礼物,一个大男生,自己上网帮爸妈买衣服,爱心可嘉,经验不足,买来的衣服常常不合穿,但是他们都很开心。
吴仕平温和、善良、笑口常开,还有一点点害羞。可是穿上工作服,走在人群里,你不会一眼注意到他,中等身材,600度的近视大眼镜,他看起来似乎很平凡。
可是有句西谚说,宽阔的灵魂,常住在平凡的躯体里。
那片海和不会游泳的孩子
吴仕平是东平镇海蓢村人,你当然想到了,那里有一大片海。
他记得小时候的东平还没有开发,路不好走,少有人来,当时全镇最高的楼是中国银行,七层,他深深地记着那巍峨。
三岁前的吴仕平体弱多病,白天睡觉,晚上哭闹,让父母操碎了心。算命先生说吴仕平五行缺木,要上契,契的是村口的大榕树。大榕树根深叶茂,荫庇四野,小孩契了大榕树便能粗生粗长。长大后的吴仕平每次回乡,看到大榕树,感情都很复杂。
吴仕平最喜欢的诗是曹操的《观沧海》,“东临碣石,以观沧海”。每次大声朗诵,他就觉得这诗是自己写的。他喜欢海,不仅是因为在海边长大,拣螺拾贝之类,更因为海之壮阔。开心的时候,不开心的时候,他都喜欢跑到海边大喊几声。海那么大,多少的喊叫、多少的烦恼,它都张开胸怀接纳,人的心胸也就开朗了。
海边碣石
只是有点遗憾,作为海边的孩子他不会游泳,父母不让学。
从小的体弱让父母总是不放心,吴仕平体谅这份担心,他一直都懂事、自觉、做事有交代,只有一次例外。
四年级六一儿童节那天,吴仕平放学没回家,跟着同学们去水田里抓青蛙。他本想看一眼就回去,可是这活动实在太好玩了,他完全忘记了时间。把小鱼剁碎作饵,放在一只只小竹笼子里,再巧妙地设好机关,布置在田里青蛙出没的地方,等到第二天每只笼子就会抓到几只呱呱叫的青蛙。
那是个很美的夏夜,萤火虫在空中飞浮,团团地围着,好像无数闪动的光点,这少年沉醉在梦幻的世界里。
不知道妈妈已经快急疯了,在田径上找到他的时候,一向坚强的妈妈都要哭出来了。这件事让吴仕平很歉疚,觉得不应该让家人担心。
可是那晚的萤火虫真美,多年以后他回忆起,还是笑了。
迎着风的时候就像长出翅膀
吴仕平住在体育馆附近,无论工作多忙多累,晚上他都要跑步,有时10圈,有时20圈,每圈400米。2016年春天,他还参加了海陵岛环岛国际马拉松赛,轻轻松松跑完了半马。
轻松半马
强身健体是其次,吴仕平喜欢奔跑,更多的是因为迎着风的感觉,那是种神秘的、奇异的、畅快的体验,自由、挣开拘束,好像长出了翅膀,飞翔的感觉。就像他喜欢的一句唐诗,“长风破浪会有时,直挂云帆济沧海”。
骑行也给他同样的感觉,自由、长风破浪,而且离树木、田野和大地都如此接近,风带来稻田的即将收割的芬芳,带来远处不知名的草叶清香,还有阳光、汗水和微尘的味道。
畅快骑行
他曾经骑车去阳西,去阳春,去闸坡,每次来回差不多都要一百多公里,一路迎着风,大声唱着歌,唱比他还老的《海阔天空》,唱青春热血的筷子兄弟,也唱本土原创的《海陵岛寻梦》——
梦里我常常回到这片海湾
挥挥手牵不住洁白的风帆
漠阳江是我心中不老的翅膀
带我飞回那熟悉的故乡
……
刚上大学的时候,他和同学有过更远的一次骑行。
那是十月的假期,早上八点从广州大学城出发,直奔肇庆七星岩。他们都没去过肇庆,只知道方向,不知道距离,却也有了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猛,心里抱着反正一定要到达的决心,即使遭遇了爆车胎、掉车链、摩托车擦身而过险象环生也没有丝毫畏怯,骑到后来双腿已经麻痛沉重,但心情仍是无比轻快。
晚上8点,终于骑到肇庆音乐喷泉广场,泉水在夜空中喷涌,如珠链、如云霞、如飞瀑。
他和同学坐在地上观赏,背上衣服汗湿,笑声无比响亮。
半个吃货的温暖与快乐
自称半个吃货,是因为吴仕平尽管热爱美食,但是也懂得节制。
他对吃很有心得,讲究营养搭配,认为食材健康、环保,口味清淡、原汁原味最好。
晚上下班回到一个人住的房子,他很勤快,自己动手做饭,清蒸鱼、清蒸虾(此乃独门秘方)、香菇蒸鸡,大盘的绿色蔬菜。有时也用电汤煲煲汤,依循季节变化,夏天煲玉米大骨,冬天煲药材猪骨,有时甚至煲猪肚子,一点也不嫌麻烦。
吴仕平觉得,吃好了才有充沛的精力,吃好了才有快乐的心情,所以吃很重要。甚至他喜欢百源的理由之一是每年举办的“百源厨神”员工厨艺大赛,他记得入职那年大赛上有道葱油鸡,因为矜持没好意思试一口,所以到现在还有点遗憾。
一年一度“百源厨神”员工厨艺大赛
其实从小学一年级起,吴仕平已经开始大厨的生涯。那时父母在工地忙,无暇顾及家里,只能早上匆匆买点菜,等仕平放学回来做饭,中午和晚上,一天两顿饭,烧柴、煮饭、炒菜,都是小家伙包办。
那时候用的是柴火灶,点火不易,尤其遇到潮湿天,烟从吹火筒里倒灌,熏得人一脸火烟。有次他生气了,抓着吹火筒把玻璃镜砸碎了。可生完了气,把碎片扫干净,还得继续回来生火,要不爸妈从工地回来吃什么呢?
和老故事里讲的一样,吴仕平有一天发现,自己家也是这样,吃鱼的时候妈妈只吃鱼头,把鱼肉留给他和弟弟,然后他忽然懂事了许多。每天放学回来不再挂着往外跑,而是好好做饭,好好做功课。小升初试他考了全镇第二名。光荣榜贴在村口,爸爸回来笑着说句,今晚加加菜咋。六年后,他考上广东工业大学,是村里少有的本科生,光荣榜又贴在了村口。
爸爸还是笑着说句,今晚加加菜咋。
关于人生的可能性
小时候,父母教育他勤奋学习考大学,考上大学之后的吴仕平仍保持着勤奋学习的好习惯,他是班上的学习委员,早上六点起床到图书馆后大声读英语,年年都拿奖学金。
有时候他会想,大学除了让我学到专业知识,还会带给我什么?
大一的某个夏天傍晚,吴仕平在第三饭堂吃完饭,看着熙攘来往的人群,突然有种挑战自己的冲动,敢不敢在这么多人面前即兴演讲?
他有时不太满意自己的怯场、缺乏自信,那么现在,你,敢不敢突破?
他已经站出来了。
头脑一片空白,但是他开了口,声音有些颤抖,但声量很大,来往的同学开始驻足、围观、倾听、议论,他认识他们吗,他们怎么看自己,管他呢,豁出去了。
他自我介绍,说自己是怎样一个人,他的爱好、他的梦想、他的烦恼,他记不得自己说了什么,说着说着又绕了回来,有些重复、啰嗦,但没停顿,后来甚至忘了谁在看,谁走了,谁在鼓掌。他整整说了十五分钟。
满头大汗,然而通体舒畅,就像跑完步一样轻松,一回头有个满脸崇拜的同学跑过来取经,“哇太有勇气了,你是怎么做到的?”
“就是站出来吧——”他说。
脚踏实地,积蓄力量下一次突破
再下一次,当他站在广州地铁4号线万胜围站,在围观的路人面前用英语演讲的时候,他已经老练从容了许多,他知道,这门挑战课他过关了。
在公众前演说,长跑和骑行,登上高山之巅,踏遍万水千川,每晚阅读纸质书,背诵古诗文,乃至认真地烹煮一饭一羹,这是生活,也是历炼,不仅是体魄上的,更是心智上的。
登鹅凰嶂
吴仕平说,大学带给我重要的一点,是让自己在精神层面有所要求。
工作,要有工作的质地,生活,也要有生活的质地。
也许人生的可能性,就在于你要求的质地吧。
就是说,一个人可以平凡,但不能平庸。
现在吴仕平最大的愿望,是找到同行的友伴,并肩站在海边看日出日落,骑行在黄昏的乡间小径,也许萤火虫在四下飞舞,灯下共展一本好书,晚饭的餐桌对坐着,打开老火靓汤的盖子。他希望那是个温柔善良的妹纸,一样懂得生活的质地,一样乐意欣赏那些情感、那些有趣、那些语言难以传达的——人生之美。
姑娘们,来百源锦翰厂区生技部找他吧。
匿名评论